智匯幼教
疫情後,父母必知的三大幼兒教養秘訣,比傳統權威打罵教育更有效

疫情後,父母必知的三大幼兒教養秘訣,比傳統權威打罵教育更有效

Jul 24. 2021

後疫情時代下,父母必知的三大教養心法

  

 

  現在的父母真的很不容易,社會變遷快速,父母不但要隨著孩子的成長調整自己的步調,有時候還必須要學習各種不同的情緒處理,外面的工作壓力與孩子間的教育問題總是把妳搞得焦頭爛額嗎?

 

以下讓小編帶來三大教養心法,讓爸媽不再心好累!

 

心法一:為孩子塑造環境

  孩子如同父母手中的種子,我們可以決定將他們揮灑在不同的土地上生長,當我們為他找到一個適合的環境後,要讓孩子依賴他的本性成長,因為每顆種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人很難逃脫環境的影響,當我們選擇一個環境後,進到環境裡面,環境就會反過來改變我們。父母無法在每個階段都對孩子的環境有很高的掌控權。

 

尤其在青少年期,孩子們所接觸到的許多因素和狀況常常是脫離父母能控制的,於是在幼兒園和小學的階段,為孩子塑造一個能夠培養孩子常規和優良價值觀的環境就顯得十分重要。

 

這個階段中,父母對孩子的掌控權相對高,我們應該學著在對的時候使用父母掌控的權利為孩子塑造一個"妳們"所希望的成長方式和途徑,例如在這個階段就教導孩子分辨接受到的資訊,孩子生活的環境除了生活圈以外,網路世界也會用巨量的資訊去影響孩子。

 

這時代,孩子生活的空間和接收到的資訊比起我們小時候大太多太多了,因此,許多資訊無形中改變著孩子的價值觀與生命。

 

快速崛起的網路帶起資訊流通的優勢,也往往讓孩子在很小的年紀就接觸到誘惑和考驗,父母要學會透過塑造正面的成長環境,並在孩子接觸誘惑後再訴諸限制,然後明確的告知孩子限制的原因,不然孩子依然會試圖找到破口,畢竟沒甚麼比禁忌的果實還誘人。

 

心法二:陪伴孩子,品質>時間

 

  當今社會有許多的雙薪家庭,父母都上班,到晚上才能回家擁有家庭時間的狀況非常常見,而我們的孩子無論是探索自己或是探索世界,陪伴是不可或缺的。

 

許多父母在職場上累了,於是回到家面對孩子的時候往往是命令、教導的語氣,久而久之孩子在與父母相處的時候會陷於沈默,不願意和父母分享,陪伴自然也就變得不大有意義。

 

最好的互動模式是讓孩子願意主動去說、主動跟父母分享內心的感動,而要讓孩子這麼做。

首先父母不能只是嘴巴上去詢問,需要花一點小心思去觀察孩子的煩惱、最近的情緒是否有過大起伏,良好的溝通外,與孩子一起創造溫暖的生命體驗也是陪伴的好方式,可以是和孩子一起選一部好的電影觀賞、一起去參與志工服務、或是野外踏青更接近大自然......等等。

 

在體驗中為孩子留下正面美好溫暖的回憶,讓這些陪伴的經驗在孩子未來獨自面對低潮的時候,可以透過回想起與父母一起經歷的畫面,讓孩子他是明白被愛著、被關心著的。

 

 

心法三:用身教代替言教

 

  因為為人父母,我們有著比孩子更多的社會體驗跟人生歷練,而這些經驗往往讓父母們在孩子面對選擇或是困惑的時候,能直接給出具體的建議和答案,而這些直接的解法往往讓孩子產生依賴感,容易造成一而再再而三地想直接索取答案,進而喪失自己思辨的能力,而太習慣接受父母安排的孩子,對於人生也往往缺乏動力和熱情,變相的降低自己在社會上的競爭力。

 

其實孩子們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中,本就是不斷地在向自己的父母學習、複製,可以從讓孩子看著自己的思路軌跡開始,訓練孩子困難時,應該透過什麼樣的管道替自己找到出路。

 

更多時候孩子在經過耳濡目染後,看著父母遇到問題時不是抱怨,而是積極的去面對問題,並且尋求解決的方案,自然也會在遇到相似的困境時做出類似的反應。

每個父母都是在生育孩子後,才真正開始學著如何當父母,從來沒有一所學校,或是專門的專項在教我們如何當個稱職的父母。

 

我們如同摸石過河,一步一步向前努力,並擴充自己的生命。教養孩子的同時,其實孩子也是在成就我們的生命,夜深人靜時,有時不禁思考著,究竟是我們教育著孩子,還是孩子教育著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