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匯幼教
國家開放5歲至11歲的兒童打疫苗,身為父母的你又該如何抉擇?

國家開放5歲至11歲的兒童打疫苗,身為父母的你又該如何抉擇?

Apr 19. 2022

台灣開放5到11歲兒童施打疫苗,從各國狀況及施打後副作用一次看

 

據美國CDC說法,官方建議兒童族群接種2劑疫苗,間隔3至8週。截至4月12日,美國5歲至11歲的族群中,約有34.8%已接種1劑疫苗,28.1%完成施打2劑。

 

對於民眾最關心的不良反應事件,美國CDC於去年12月30日曾發表相關報告,表示自輝瑞兒童疫苗緊急授權通過以來,已打出的900萬劑中僅出現少數嚴重不良反應。11月和12月共收到的4100多份不良反應通報,其中有100件屬於嚴重事件,常見症狀為發燒及嘔吐。另有11起心肌炎報告,其中7名兒童在報告發布時已經康復,4名兒童仍在康復中。此外,美國CDC也接獲2例分別為5歲及6歲女童的死亡案件,但2人生前均患有慢性疾病,且接種前便已經處於「脆弱的健康狀況」,因此認為死亡個案與疫苗之間並未存在因果關係。

 

《CNN》報導指出,專家認為,導致美國兒童接種率低落的原因除了政治因素外,不可排除的就是家長對於疫苗的疑慮。根據調查,兒童接種疫苗後常見的副作用為肌肉痠痛及發燒,但併發心肌炎及心包炎這類罕見副作用的風險則比起16歲至39歲的族群略有增加。專家坦言,雖然該族群出現心肌炎及心包炎的症狀都相當輕微,且症狀只會維持幾天,但仍是家長考量的主因。

 

另外,不少家長也認為,新冠病毒對於年長者而言風險較高,孩童即便染疫,也不會出現嚴重症狀。但是根據美國CDC統計,兒童染疫數佔國內所有確診個案的18%,造成超過11萬8000名兒童住院,近1400人死亡,其中就有321人年齡在5至11歲之間,尤其Omicron疫情更將美國兒童染疫住院率推上自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峰。

延伸閱讀:歐美日韓「兒童疫苗政策」一次看

 

兒童疫苗施打劑量與副作用

資料來源/疾管署、美國CDC、採訪整理製表/醫藥組資料來源/疾管署、美國CDC、採訪整理
製表/醫藥組

轉載至聯合新聞網

常見副作用:
注射部位局部疼痛、疲倦、頭痛、發燒。

嚴重副作用:
心肌炎、心包膜炎,但目前皆無兒童個案。

需立即送醫:
出現心跳過快、顫動、呼吸急促、胸痛。

歐盟、澳洲等30多個國家臨床資料顯示,12至18歲青少年相較幼兒接種莫德納後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風險明顯較低,不過,仍需觀察更久時間,才能釐清安全上的疑慮。

 

國內專家對於兒童施打疫苗的看法?

 

長庚大學醫院系小兒科教授林奏延:

 

以全球染疫死亡率估算,我恐有五十例兒童確診死亡,「社會可以接受嗎?」呼籲盡速討論幼兒打疫苗,並建議第一劑疫苗以mRNA疫苗為主,減少兒童重症機會。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

 

孩子確診新冠肺炎的症狀與大人類似,若連續三天高燒不退、呼吸困難、活力變差,以及確診幼童為一歲以下,應於24小時內就醫。香港有報告指出,兩名小孩染疫引發腦炎死亡,日本也有不少病毒攻擊孩童腦部案例。

 

黃立民也說,先前有很多人憂心兒童青少年施打疫苗會發生心肌炎等副作用,但五至十一歲孩童發生風險並沒有比較高,與青少年差不多。

 

陽明交通大學醫管所兼任副教授洪子仁:

 

以色列去年一項研究指出,在小朋友尚未能施打疫苗前,若父母親皆施打BNT疫苗,對小孩防範Delta變異株有百分之五十八的保護力;在小朋友尚未打疫苗前,家中成人完成疫苗接種,可以保護小朋友。

原文出處:QA整理包/兒童是否打疫苗爸媽好苦惱 看國外施打狀況、副作用、不建議接種者

 

兒童接種疫苗後面對的風險VS直接面對病毒的風險

至於打了疫苗之後風險是多少?「根據成人資料百萬分之 7-8 機率過敏性休克,5-11 歲心肌炎發生率百萬分之 1-11,兩個數字相加不到百萬分之 10 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李秉穎解釋。

考量到新冠感染兒童致死率是萬分之 1 ,打了疫苗產生嚴重不良反應是萬分之 0.1,李秉穎強調:「現在都有些防範措施過敏性休克、心肌炎很少致死,加上台灣目前已經有數百例個案出現心肌炎,但都沒有因此死亡,相對不打疫苗的風險較高,美國的數據、現在得到新冠疫苗不良反應對比就可以感受到是利大於弊。」

段落擷取自原文:5-11歲兒童要不要打新冠疫苗?專家這樣評估利與弊 

 

根據美國 CDC 截至今年一月份公布的施打疫苗資料顯示,867 劑接種在 5-11 歲的族群,其中一共有 4249 件不良事件通報,其中有 100 件屬於嚴重不良反應,其中發燒是最常見有 29 例、有 12 例是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