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匯幼教
離婚,妳不可不知帶給孩子三大影響。考慮離婚前的妳準備好了嗎?

離婚,妳不可不知帶給孩子三大影響。考慮離婚前的妳準備好了嗎?

Dec 01. 2022

孩子,是在離婚前,需要被放進去權衡思考的一個很重要的因子。

 

  台灣,離婚率節節攀升的背景下,單親與隔代教養孩子的比率也隨著時間增長。除了導致讓更多孩子有破碎的童年之外,更讓許多孩子在青春期之前就出現了"愛失能"的情況。

 

延伸閱讀:愛失能孩子的心聲

目前網路上充斥著兩種聲音,一種是「離婚對孩子的傷害很大,所以不該離。」第二種則是「在不被愛與有隔閡的情況下長大的孩子,一樣會遭受到很大的傷害」

 

我想,離婚確實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與成長上的遺憾與缺失,但如果夫妻關係已經形同陌路,甚至其中一方有出軌的問題,若是「因為考量到孩子」而不離婚,幼兒其實是最敏感的,隨著成長的過程,傷害也會不斷累加,到最後喪失去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

 

所以這道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問題,我們將分成上下篇來探討這兩個觀點,第一是,離婚對孩子的主要三個傷害有哪些?第二是假設今天離婚真的是不得不的決定,做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在離婚後去維持親子關係,讓孩子盡量快樂且完整的成長。

 

一、缺乏自信,容易過度否定自我

  過去接觸到的案例,最常見的就是,孩子認為自己犯了錯,所以導致父母走向離婚這件事,幼兒的心理容易承攬過多的責任給自己,例如「是不是我昨天沒早點上床睡覺,害爸媽吵架」、「我作業寫太慢了,我下次不會再犯了」、「爸爸媽媽會分開,是不是都是我害的....」。

 

幼兒容易把責任歸因過多的放在自己身上,導致在父母分開後,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並且對自己沒有自信,在團體內也總會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自己不夠好等等。如果父母其中一方又曾在氣頭上時說出「妳就是這樣,所以你爸/媽才不要妳」,更容易在幼兒心理上深深地劃上一到傷痕。

 

就像釘子打入樹幹一樣,即使釘子拔出來了,傷痕永遠都在。

在學習上,總認為自己不夠好,並且犯一點錯就容易將挫折與父母離異聯想在一起。

 

要是我在聰明一點,是不是爸媽就不會離開我了....

要是我當時在聽話一點,是不是今天不會這樣。

要是我_____,是不是媽媽還在我身邊。

 

而這樣的性格容易深植心中,並且在很容易養成討好型人格,總認為自己配不上好的,對親密關係感到沒有希望。

 

 

二、對生活與未來沒有安全感

  

  如果在父母離異過程中,帶來了大量的家庭衝突與情緒風暴,即使沒有離婚,幼兒在長期承受這樣精神壓力與情緒因子不安的家庭環境下,在來到新環境後比同年齡層高出78%會出現焦慮、憤怒、沮喪、懷疑等情緒,並且在往後人生的旅途上,有更高的機率會憂鬱、孤單、無助、與罪惡感當中。

 

並且,在生活中總是覺得匱乏,即使經濟能力已經很優渥,依然感受到像是被甚麼東西箝制住的感覺,時時刻刻感覺到自己少了甚麼,容易過度投射情感或是將追逐目標當成人生中的意義,但其實只是不願讓自己有機會整個身心靈都平靜下來,因為當平靜下來,童年的創傷回憶便會如雪片般飛來,為了避免痛苦,只好不斷的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在有興趣的事物上,或是成為工作狂,用忙碌來麻痺自己真實的想法與感受。

 

而童年時父母突如其來的離異,更容易在心中種下一個甚麼都不安定的感覺,對未來的關係,親密關係間的承諾,都會有種「當年我父母也是忽然就結束了,我怎麼知道這個人會不會真的如他所說的跟我努力下去?」

 

對愛情充滿不安全感,很難建立起完整的親密關係。即使建立起親密關係,也很容易多疑,或是因為在親密關係中會把自己隱藏得很好,生怕對方不喜歡真實的自己,而最終離去。

 

就像小時候被父母丟下一樣,再次被伴侶所丟下。

所以很多有過這樣經歷的孩子會直接選擇封閉自己,或乾脆用外在能力條件(如經濟等)去權衡關係,而忽視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

 

 

三、喜怒無常,性格起伏劇烈

  父母分離初期,孩子的心理狀態變化會從負罪感、背叛感、到憤怒、無助、否定、痛苦,最後到承受。

 

孩子並不像成人,沒有那麼完整的情緒表達能力,很多傷害往往會內化在孩子的心中,若離婚後父母依然將自己的怨念及負面情緒宣洩在孩子身上,往往更容易造成孩子過度壓抑,感到焦慮等行為。

 

更進一步,在非常小的年紀開始叛逆,在學校惹事生非,被朋友間認可或是崇拜同儕間的某個人,而被同學指責或是老師責備更容易大發雷霆,甚至摔東西或與之大打出手等等。

 

其主要原因在於,孩子的情緒認知還沒有建構完全,他們還沒有能力去切割「我與爸爸媽媽」這樣的情感連結,也很難去理解,再加上大腦控制能力還未發育完全,更容易出現大喜大悲的現象。

 

然而,這對幼兒的成長發展是極具有破壞性的,他們更容易成長得如同刺蝟,並且具有攻擊性,不論是為了保護自己或是取得他們所認知的平衡。

 

這樣的性格更容易在同儕中成為被霸凌者,從而加劇惡性循環,一條路越走越偏。

 

 

 

結語

 

  離婚,是對一段關係最大的懲罰。

 

然而,兩個成年人犯下的錯,不應該讓孩子去承擔池魚之殃。童年所深受的傷,需要用一生去彌補。

 

當一段家庭關係走向破裂,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一定都有其責任,當事情已走至此,在多的憤怒、抱怨、不滿,都無濟於事,更重要的是,不要把這些對事情沒有任何幫助的舉動,表現在孩子面前。

 

關於家庭關係,筆者在這建議看一本書,熱鍋上的家庭←點選這裡可以選擇連結到Youtube,好書試聽。

 

最後,離婚確實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然而,我們將會在下一篇,「離婚後,該怎麼好好處理親子關係」一文中,去梳理離婚後,父母雙方該避免那些事情,如何盡可能的去維持孩子有個健康、健全的成長童年,而不要讓離婚像個詛咒,一代接著一代被束縛下去。

 

請記住,不論離婚的原因是甚麼,離婚只是個過程,不是事件。大人的事就該大人自己解決,請不要連累到孩子。

 

這是一個到處可以看到炫耀著彼此親密關係有多美好,但是真實關係卻是十分疏離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