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匯幼教
【2023年更】幼兒教育延遲滿足,95%的父母都沒有掌握其中真正的精隨。

【2023年更】幼兒教育延遲滿足,95%的父母都沒有掌握其中真正的精隨。

Sep 12. 2022

 

【2023年更新】關於幼兒教育延遲滿足理論,三種情況下不適用

 

先直接說明三種情境分別是:

一、有關於孩子的基本需求情況下不適用

二、孩子不具備充分的認知能力情況下不適用

三、父母無法對自己給予孩子的承諾負責時不適用

接下來,讓我們一步一步揭開關於「延遲滿足」這個教育理念神秘的面紗。

 

 

一、在坊間常聽見的延遲滿足是甚麼?

 

 

延遲滿足是指的是人「放棄眼前立即可獲得的獎賞,目的是為了獲得以後才實現的獎賞」的過程。

 

 

一般而言,延遲滿足會和二種不同的獎賞有關,一種是立刻就會發生,但獎賞較小,另一種獎賞較晚才會發生,但較大,也較能持續。越來越多的文獻將延遲滿足的能力連結到其他正面的結果,包括學業成就、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交能力等。

※以上資料擷取自維基百科。

 

 

而延遲滿足這個教育概念來自於60年代一個經典的實驗——棉花糖實驗(也有人稱為軟糖實驗)。

 

 

許多父母誤會「延遲滿足」,延遲滿足不是單純地讓孩子一昧的等待與忍耐,也不是一味地壓制孩子們的欲望。

 

 

說到底,延遲滿足是一種讓孩子嘗試去克服的當前的困境而力求獲得更長遠且為倍數利益的能力。

 

 

那麼,棉花糖實驗又是甚麼?
 

棉花糖實驗是斯坦福大學沃爾特·米歇爾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兒園進行的有關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學經典實驗。

 

 

實驗中,孩子們會坐在一張放著棉花糖的桌子前。孩子們會被告知,他們可以馬上吃掉一塊棉花糖;但如果他們能忍住15分鐘不吃,就可以得到雙倍的獎勵。

 

 

後續針對這些孩子的跟蹤研究表明,當初那些「忍耐力更強」的孩子,也就是能夠忍住15分鐘不吃糖果的孩子,在後續的學業表現中會更加出色(SAT成績),後續取得的人生成就也相對較高。

 

 

學者們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具有自控力,懂得做出明智選擇並堅持到底的孩子,將會有更好的未來。

 

 

 

二、為什麼延遲滿足,會對幼兒一生的行為以及成就有如此重要的關聯性?

 

 

我們先來看看米歇爾博士論文中,他是怎麼描述「延遲滿足」這個行為的:

 

 

延遲滿足是指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结果而放棄即时滿足的抉擇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它的發展是個體完成各種任務、 協調人際關係、 成功適應社會的必要条件。

 

 

延遲滿足是一種心理成熟的表現,也是人類個體進化過程中的基本心理能力—Mischel,1974

而我們以米歇爾博士的研究為基礎,去深入挖掘其他各個相關的文獻與研究。

 

 

推導出為什麼米歇爾博士會認為擁有「延遲滿足」能力的孩子較容易成功,統整起來我們發現這類孩子都有三大特點。

 

1.孩子自我控制力強

2.能將注意力集中在該集中的地方

3.思考上較容易以長期思維來綜觀全局

 

1.孩子自我控制力強

 

  以上述的棉花糖實驗來說,每個孩子當下都是很渴望立即吃掉眼前的食物的(為了避免有的孩子本身不受棉花糖吸引,實驗組有換成該孩子會受到誘惑的食物)。

 

 

然而有的孩子可以控制住自己當下很渴望的衝動,去嘗試控制自己要忍耐,這難度其實非常高(即使對成年人來說也不容易)。

 

 

而在其他國外的研究文獻,我們發現有學者指出有的孩子在嬰兒時期能在關鍵需求能得到即時的回應,導致他們對這個世界更有信任感與安全感,相信自己履行承諾便能得到相對應的獎賞,抑或者是在父母身上看到當有慾望時會先慢下來,再三思考是否需要等行為(原生家庭的身教)。

 

 

坊間有許多教程號稱能在後天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力,例如故意在孩子提出需求時讓孩子等待,故意讓他無法滿足等等,這是完全錯誤的(詳細原因在下面第三個章節)。

 

 

2.能將注意力集中在該集中的地方

  

  當時的實驗的同時,米歇爾博士觀察其他能忍受十五分鐘的孩子在這十五分鐘大多都在做甚麼。

 

 

孩子們有的故意轉過頭不看棉花糖、有的閉上眼睛假裝睡覺、有的則自己玩手指相撲,有的則是開始找房間內的其他有趣事物。

 

 

而這都顯示出另一個重點,他們能將注意力從棉花糖身上轉移到其他地方,即使以當下情況來說棉花糖是最能吸引他們注意力的。

 

 

我們翻閱另一篇與青少年犯罪相關的論文,發現其中有一個論點提及,無法決定自己注意力要放在甚麼地方、抑或是注意力更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走而分心的。

 

 

在青春期時更容易有成癮的症狀,這個成癮的對象可以是藥物、性、賭博,電玩,因為他們沒辦法將注意力從眼前這個東西轉移到其他地方。

 

 

或者是說,比起其他當下沒有那麼有「立即性吸引力」的東西,他們的吸引力更容易被這些五光十色且立即有反饋的東西吸引走,並且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甚麼地方。

 

 

而這也呼應了米歇爾博士研究中的,無法延遲滿足的孩子在成年後有較大的比率在健康、財務狀況,伴侶關係不如在童年時可以延遲滿足的孩子。

 

 

因此我們整理出第二個重點為,孩子是否能將注意力集中在該注意的地方?

 

 

3.思考上更容易以長期思維來決定當下的抉擇

 

  在米歇爾博士的實驗中,實驗對比為1個棉花糖V.S.15分鐘後兩個棉花糖。

 

 

而轉換成現在這個時代,孩子會面臨到選擇會像這樣:

 

 

直接看15分鐘的youtube,或是寫完功課再看30分鐘的youtube。

先打一場傳說對決,或是等完成某項回家作業給孩子打兩場傳說。

 

 

這裡都有一個前提,就是限制。

 

 

先決條件是,家長有限制孩子的觀看影片時間,遊戲時間等等。

 

 

若是都完全沒有限制(只要孩子吵鬧就將3C產品交給他換取安靜),或是限制過度(例如完全不能使用,缺少獎勵機制)。

 

 

那就很難去提供孩子從思維上去做決策的機會,當誘惑明顯是孩子所需要的,但有一個困難(或是需要被完成的任務,但這個任務並不是那麼受到孩子喜歡),那孩子會怎麼去選擇?

 

 

我們都知道完成任務後的獎勵更為豐碩,但孩子能不能願意為了更豐碩的獎勵去完成一個任務?即使他沒有那麼喜歡任務。

 

 

另一個角度來看,有的孩子即使能明白完成任務後的獎賞比較豐碩,但依然沒有足夠的自制力去完成眼前的困難,最後妥協。

 

 

千萬不要覺得孩子沒有思考能力,孩子往往很聰慧,並且能敏感的感知到大人的情緒,而且腦筋動很快的。

延伸閱讀:三招避免被孩子情緒勒索

延伸閱讀:當親子關係發生衝突時,醫師教你用七個方式化危機為轉機

 

 

而看完這段文章的對比,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在成年後在健康狀況、個人財務等方面較無法延遲滿足的孩子較佳。

 

 

無非就是思考維度能不能用更長遠的遠光來看一個問題。

 

 

而人生就是由成千上萬個問題與決策堆砌而成的,而每個決策一點點的落差,最後在十年二十年後,就會導致巨大的差異。

 

 

三、哪三種情況下不得使用延遲滿足的方式教育孩子

 

我們直接開門見山地說,並且將詳細的原因及內容做在下圖表

  1. 幼兒生活之基本需求
  2. 孩子尚未有認知能力之前
  3. 父母自己本身缺乏責任心,無法履行與孩子約定的承諾

 

尤其是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當下需要當下滿足帶來的確定和安全感會更重要,過多的延遲滿足體驗可能會讓孩子恐懼和憤怒。

 

 

就好像人總是處於飢餓之中,有了上頓沒下頓,就容易暴飲暴食,在擁有的時候瘋狂地、甚至是報復性地滿足自己。

 

 

使用延遲滿足對孩子進行訓練,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望文生義,盲目模仿,只能是給自己的孩子「挖坑」!

 

 

而在另一篇文章:延遲滿足的能力始於嬰兒期的即時滿足

 

 

更提出,但若在嬰兒時期被刻意延遲回應,會比較常暴露在「得不到」的恐懼裡,
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就會因為害怕得不到,而在有需求時反而用更加激烈的方式要求馬上得到。

 

 

因為孩子對世界充滿信任,深信自己的需要可以自由表達,並且會被滿足,自然能安心等待最適合的時機。
只要父母沒有刻意延遲孩子,孩子遭受一些自然的挫折,有失落、有傷心,但不會留下心理創傷。只有當父母刻意不及時回應,才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創傷。

 

並且,在這篇文章中,更用一句話道出了整個社會的縮影:「在不斷追逐目標的焦慮中,我們早已失去了感受當下的能力。而幸福只存在於當下,明天的幸福永遠在明天。

 

 

強烈建議對相關議題有興趣的父母與老師可以去閱讀上面那篇文章。

 

 

四、2018年,曾經被奉為著名教育理念的延遲滿足被推翻?

 

  

  2018年,紐約大學的泰勒·瓦特、加州大學的葛瑞格·鄧肯和權浩南,在心理學領域的頂級期刊《心理科學》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推翻了「棉花糖實驗」。

 

直接上結論:「孩子能否取得成功,並不取決於延遲滿足的能力,而是取決於孩子背後的家庭條件。」

 

並且透過另一個實驗證明:家庭環境差的孩子很難抵擋棉花糖的誘惑。

 

 

因為成長過程中,安全感和滿足感的匱乏,讓物質貧窮的孩子更在意當下的滿足感。

 

 

長期的匱乏和不滿足,使得這些孩子更迫不及待地要吃掉棉花糖。


 

我們查訪了大約三十二位相關心理學家針對這方面的研究,其中將家庭經濟狀況、社會文化、父母教育程度等做分組。

 

 

推測之所以家庭環境較差的孩子之所以較難抵擋誘惑,是因為他們需要面對獎賞「隨時會消失」的窘境。

延伸閱讀:當孩子情緒浪潮來襲,大多數父母處理的方式往往讓情況更糟

 

 

 

因此孩子的大腦會判斷,要延遲滿足(及等待15分鐘便可以吃兩顆棉花糖)的風險較大,所以更會傾向於先拿下眼前的利益。

 

 

另一份期刊也針對相同的觀點提出另一面,論文中指出,家庭環境較佳的孩子之所以較能「抵抗誘惑」。

並非因為孩子較有自律能力,而是因為眼前的誘惑對孩子來說並沒有大到那麼有吸引力。

 

 

以棉花糖為例,普遍家境中上的孩子較容易得到這類的點心,況且,沒有吃到棉花糖又如何?

等等叫媽媽買個雪糕就好了。

 

 

作者更直言當時米歇爾博士的研究樣本數太少,而沒有將受試者的家庭背景、文化,雙親的教育程度納入做評量,更容易使數據失真。

 

 

 

小朋友「延遲滿足」行為可能被別人的看法而影響

 

  在另一份研究中,我們發現了另一個會影響兒童是否會有「延遲滿足」的重要因子,那就是他人的眼光,與同儕壓力。

 

 

該研究由美國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與浙江理工大學共同進行,研究人員對來自中國的273名,年齡為3至4歲的兒童進行實驗。

 

 

在第一次實驗中,研究人員告訴小童:你可以立即得到獎勵(1張貼紙),或者等老師回來給雙倍獎勵(2張貼紙),並把小童隨機分成三組:
 

– 老師組,這組小童被告知老師會知道他們等待了多長時間
– 同學組,這組小童被告知同學會知道他們等待了多長時間
– 標準組,這組小童未被告知任何內容

 

 

結果發現,「老師組」和「同學組」小童的等待時間比「標準組」小童的等待時間更長,其中「老師組」的小童等待時間大約是「同學組」的兩倍

 

 

研究人員其後進行第二次實驗,把獎勵從貼紙換成餅乾。並在杭州另一間幼兒園重新招募了80名小童,把他們隨機分成兩組:
 

– 老師組,這組小童被告知老師會知道他們等待了多長時間
– 標準組,這組小童未被告知任何內容

 

 

結果仍然是「老師組」的等待時間較長,實驗證明兒童是否選擇「延遲滿足」的行為背後,是受到孩子對自我聲譽的影響,他們為了在別人眼中留下好印象,願意等待更長時間

 

 

 

五、結語

 

  

  

  上述四個章節,我們提供了關於「延遲滿足」這個教育理念的正反兩面。

 

 

自研究報告2018年出來「推翻」所謂維持滿足的理論時,台灣依然有不少家長與老師使用這套方式去教育孩子,因為他們擔心孩子會"寵壞"。

 

實際上,看看社會上那些被"寵壞"的孩子們,真的是因為提供的愛太多,給太多安全感,導致被"寵壞"的嗎?

 

 

我們與內部教育人員討論過後(成員有兒童身心科職業超過二十年的醫師、從業超過三十年的園長,一位語言治療師與專門設計兒童教育方針的),決定撰寫這篇文章的同時,不給所有讀者一個明確的答案,我們相信教育就應該是每個人發自內心對自我的省思,然後反咀給下一代。

 

 

所以,我們把正反兩面的論述跟重點都萃取出來,但將最後的決定權交給看到這篇文章的老師與父母們。

就好像我們提供了各種菜色,但你們才是主廚,我們不能直接指揮你們該先洗甚麼菜,加多少鹽巴等等。

 

 

這就不是教育,而是控制。

不過,還是有兩點結論可以與各位讀者分享的。

1.別再說甚麼因為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所以現在要逼他,不能把他寵壞。

 

 

孩子的起跑點就是父母,也就是原生家庭,這是根據73篇文獻所得出的結論,除非你認為你的教育理念或方式比這些各領域的專家學者都豐富且運用自如。

 

 

別再提別人家的孩子父母吸毒偷竊,但孩子上台大還差點得諾貝爾獎這種故事講給孩子聽。

 

 

這樣的例子是極端值,而稍微有數學概念的都知道,我們大部分人都處於平均值,也就是常態分佈區間,如果父母自己都不是那個極端值的天選之人,不要要求、脅迫自己的孩子成為那樣的人。

有一種暴力,叫做以愛為名。

 

2.正反兩面的文獻都參考過後,我忽然想起一個名詞,期望值。

 

 

常接觸金融市場或是有接觸德州撲克的家長或老師,對期望值一定不陌生。

 

 

如果對上述兩項活動都沒有認知,那還有另一項台灣全民運動—買彩券。

 

 

買彩券可以精確到算出,你每投入100元,能回收多少元,而這個回收的數字,就是期望值。(而所有台灣彩券的期望值都是負的,期望值是負的就代表不能玩,長期會輸光。)

 

 

而隨著樣本數越多,你所得到的答案就會越接近期望值。

 

 

例如這個金鑽鳳梨888我們經過推算,每投入100元,回收97元。

而一開始買十張,可能只有回收90元,或運氣很好賺了兩千元。

但當我投入了一千萬個100元(泛指樣本數很大),那我有極高機率就是回收了一千萬個97元。

 

 

讓我們回到延遲理論這個教育理念上,孩子人生的每一步,從出生開始,每一個決策,選擇,就彷彿他的人生有一個按鈕。

 

 

而每個選擇都會有相對應的期望值:+0.03EV、-0.2EV、+0.05EV。

 

 

而家境優渥的家庭,往往父母相對收入較高,或是教育程度較高(某種程度上代表他們對世界的認知較全面)。

 

 

因此他們更容易知道如何讓孩子做出正期望值的決策,並且盡量避開會大量吃到負期望值的事情。

 

 

而每個小決策,在五年、十年後,會累積出巨大的差距。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國中同窗,在十年、二十年後,卻有如此巨大差異的原因。

 

那麼,有的父母或許會問,如果我們本身不是那麼富裕、或是教育程度不高,是不是我們的孩子就沒有機會了?

 

 

不,完全不是,現在這個時代,要學習比以往的時代都容易,Google、Youtube,還有最近盛行的Chatgpt。

都已經提升人類學習曲線,降低人類所需的學習時間。

 

 

還記得第一點嗎?孩子的父母,就是他們的起點。

 

 

妳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與其信奉一堆教條或甚麼坊間名師,不如先從投資自己好好學習開始吧。

先學著讓自己能做出正期望值的舉動,才能知道如何協助孩子做出正值望值的事。

 

 

這才是棉花糖實驗與延遲理論,真正留給我們一代人的寶藏。

本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分享務必貼上出處,違法必究。

如果妳喜歡這類型的文章,請幫我們按讚、留言給我們知道,也可以分享給妳身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