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教具巨型彩色透視積木51件套裝(含收納箱+教案)
幼兒園教具巨型彩色透視積木51件套裝產品詳細規格
- 型 號:ME09760-D
- 適合年齡:3y+
- 商品規格:47 x 47 x 24 cm
-
商品材質:俄羅斯夾板
增強幼兒想像力與創造力
積木是不僅僅是兒童玩具,更是一個啟動孩子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工具。
研究顯示,積木遊戲可以開發兒童的想像力,因為他們可以自由地創建各種形狀和結構(Isenberg & Jalongo, 2001)。
這個過程中,孩子必須想像未來的產品並計劃如何組裝積木以達到目的。
同時,由於積木的組裝和拆卸可以根據孩子的想法自由變化,因此可以很好地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在積木遊戲中,孩子們會遇到各種挑戰,例如積木塔的傾倒或橋梁的倒塌。
這時候,他們必須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法,這需要他們運用創造力來創造新的解決方案(Pepler & Ross, 1981)。
這種過程使孩子們學會使用創新思維來應對問題,這是創造力的一種重要表現。
相關研究亦指出,積木遊戲可以幫助孩子發展抽象思考能力(Verdine et al., 2014)。
在建造積木結構的過程中,孩子們需要把握積木的形狀、大小和位置,並嘗試在心中構建三維模型。
這種對空間的抽象理解不僅可以提升孩子的創造力,也可以增強他們的想像力。
提升幼兒社交與合作能力
積木遊戲也有助於提升幼兒的社交與合作能力。
在多人玩耍的情況下,孩子們必須學習分享積木,並且可能需要一起合作來建造更大或更複雜的結構(Roseth, Johnson & Johnson, 2008)。
這種情況下,他們需要學習如何有效溝通,如何解決衝突,以及如何與他人共同達成目標。
這些都是社交與合作能力的重要元素。
Parten(1932)的研究發現,當兒童在積木遊戲中合作時,他們的社交互動更加複雜和成熟。
他們不僅僅是並肩工作,還會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和協商,並且他們的行為往往會更加有目的性和有計劃性。
同時,透過積木遊戲,孩子也可以學習到欣賞他人的努力和成就(Pellis & Pellis, 2007)。
當他們看到朋友建造出令人驚嘆的積木結構時,他們會學會讚美和欣賞他人的工作。
這不僅有助於建立正面的人際關係,也有助於培養他們的同理心。
積木組合與學習分類
積木是一種極好的學習工具,特別是對於學習分類和組織的技巧。
一方面,孩子們可以按照形狀、大小、顏色或其他特性來分類積木(Fisher et al., 2013)。
這種分類練習有助於他們理解分類的基本概念,並提高他們的邏輯思考能力。
另一方面,孩子們可以透過組合積木來學習組織和計劃的技巧。
他們需要思考如何組合積木以建造出他們想要的形狀或結構(Casey et al., 2008)。
這需要他們運用邏輯思維,以及對空間和比例的理解。
顏色疊加的奇妙現象
透明的積木可以帶來一種奇妙的現象——顏色疊加。
當兩塊不同顏色的透明積木重疊在一起時,他們的顏色會混合,形成一種新的顏色。
這不僅能帶來視覺上的驚奇,也提供了一個實際操作學習顏色理論的機會(Benson & Prior, 2019)。
當孩子們親自體驗顏色疊加的現象時,他們就能更直觀地理解顏色的混合原理,這也為他們提供了一種實驗和探索的機會。
研究發現,這種互動式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習效果,還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Rittle-Johnson, Zippert & Boice, 2019)。
此外,透過顏色疊加的活動,孩子們可以學習到顏色是如何互相影響的,這對於他們未來在藝術創作或設計上都會有所幫助。
巨型彩色透視積木51件套裝產品內容頁參考文獻來源
- Benson, J. B., & Prior, M. (2019). Play and culture studies (Vol. 13).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 Casey, B., Andrews, N., Schindler, H., Kersh, J. E., Samper, A., & Copley, J. (2008). The development of spatial skills through interventions involving block building activitie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 Fisher, K., Hirsh-Pasek, K., Golinkoff, R., Singer, D., & Berk, L. (2013). Playing around in school: Implications for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policy.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Development of Play
- Isenberg, J. P., & Jalongo, M. R. (2001). Creative expression and play in early childhood. Prentice Hall.
- Parten, M. (1932). Social participation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 Pepler, D. J., & Ross, H. S. (1981). The effects of play on convergent and divergent problem solving. Child Development
- Pellis, S., & Pellis, V. (2007). Rough-and-tumble pla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brai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 Rittle-Johnson, B., Zippert, E. L., & Boice, K. L. (2019). The roles of patterning and spatial skills in early mathematics development.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 Roseth, C. J.,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2008). Promoting early adolescents' achievement and peer relationships: the effects of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goal structur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 Verdine, B. N., Golinkoff, R. M., Hirsh-Pasek, K., Newcombe, N. S., Filipowicz, A. T., & Chang, A. (2014). Deconstructing Building Blocks: Preschoolers' Spatial Assembly Performance Relates to Early Mathematical Skills. Child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