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木塊以鱷魚、駱駝、大象,長頸鹿不同的形狀組成,幫助幼兒認識森林中的動物,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及愛護動物的情感。
豐富漸變的顏色有助於刺激幼兒的視覺感官。
幼兒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重要階段,其中,動物積木的使用,不僅可以提升幼兒的操作能力,還能透過動物形象的具象呈現,讓孩子有更具體的認識和學習。
首先,動物積木讓幼兒認識到森林生態的多樣性,瞭解到森林裡有各種不同的動物,讓他們能進一步學習到動物的特性與習性。
此外,透過積木拼裝過程,幼兒也可以學習到物體的空間關係,訓練他們的邏輯思考能力。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透過視覺空間智能的培養,可以強化幼兒對空間、色彩、線條、形狀、大小的認識與感知,對於幼兒的發展相當重要(Gardner, 1983)。
在幼兒期,孩子對於世界的好奇心與探索精神相當旺盛。
透過動物積木,不僅可以引導他們的好奇心,還能讓他們透過遊戲的方式學習知識。
動物積木的遊戲過程,讓幼兒能自然而然地學習到動物的形象、特性以及森林生態的相關知識,並在遊戲的互動過程中,學習到合作與溝通的能力。
此外,積木拼裝的過程,可以讓幼兒學習到物體的空間關係與邏輯推理的能力。
這種學習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家長們可能會問,早期培養幼兒愛護動物的心有何好處?
實際上,愛護動物不僅僅是讓孩子尊重生命,更重要的是,這能夠培養他們的同理心。
孩子學習愛護動物,即學習理解並尊重非人類的生命體,這將有助於他們在人際互動中展現出更多的同理心與關懷。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的研究指出,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可以讓他們更易於與他人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並能減少行為問題的發生(APA, 2019)。
對家長來說,這不僅可以使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而且還能促進他們心理健康的發展。
愛護動物的教育,對於幼兒的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
透過早期的愛護動物教育,幼兒不僅能學習到尊重生命的重要性,也能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同理心。
對家長來說,這種教育方式,不僅可以讓幼兒學習到社會的規範與道德,還能在過程中,讓幼兒建立起對於世界的正確認知。
此外,愛護動物的心,也能讓幼兒學習到責任感與關懷的精神,對於他們未來的人格發展,具有極大的助益。
厚塊積木的特殊設計,讓幼兒在遊戲過程中,能更深入的學習到形狀的認知。
與傳統的平面積木相比,厚塊積木的立體性讓孩子們有機會觀察到物體在三維空間中的變化,進一步加深他們對形狀的認識。
根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積木遊戲能有效提升幼兒的空間理解與數學能力(Casey et al., 2008)。
這項研究強調,厚塊積木的使用,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到了形狀與空間的關係,進一步提升了他們的認知能力。
森林主題的積木能讓幼兒園老師在教學中有更多的發揮。
首先,森林生態的主題可以提供一個具體且多元的教學內容,老師可以根據這個主題進行一系列的主題教學,如自然觀察、生態保護等。
另外,根據英國執業教育家Gardner的研究,利用實物來教學,可以讓孩子在操作與觀察過程中,更好的理解與記住知識點(Gardner, 1991)。
因此,利用森林主題的積木在教學中,不僅可以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也能夠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厚塊積木的設計,比一般的積木更能訓練幼兒的手部抓握能力。
一般的積木體積較小,幼兒在抓握時,需要更精細的肌肉控制,這對於手部運動能力較差的幼兒來說,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
然而,厚塊積木的體積較大,更適合幼兒抓握,透過堆疊與搬移厚塊積木,可以有效地訓練幼兒的手部運動能力。
根據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的研究,早期透過手部運動的訓練,對於幼兒語言能力與認知發展都有顯著的助益(Piek et al.,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