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交往能力是幼兒階段需要發展的重要能力,社會交往的過程中,表情作為心理狀態的外在表現。
是自我情緒感知和讀懂別人情緒的表現。
表情學習板採用可愛的蛋蛋形狀,將不同表情的眼睛和嘴巴分開表示。
孩子可以自己操作,通過自拚搭出各種表情。
成人也可以拼出不同的表情,孩子看一看這表情代表甚麼樣的心情。
幫助幼兒認知不同的情緒情感,培養幼兒的同理心。
對於幼兒來說,表情是他們與世界建立連結的一種重要方式。
透過拼湊出不同的表情,他們不只能認識自己的內在情緒,也能更好的理解他人的感受,進而建立豐富的人際互動經驗。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兒童在塑造表情的過程中,其實正在進行一種視覺-空間的智能訓練。
他們需要將眼睛與嘴巴等元素放在合適的位置,進而形成符合情緒意涵的表情。
這個過程不僅提升了孩子們的空間感,同時也強化了他們對於情緒符號的理解能力。
另外,透過觀察與拼湊不同的表情,孩子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並辨識自己和他人的情緒狀態。
他們學會將看見的、感覺到的情緒與特定的表情符號聯繫起來,這不僅加深他們對自我情緒的了解,也提升了他們的社交技巧。
情緒認知能力是指人們能理解、辨識和適當表達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這種能力在早期兒童發展中尤為重要。
因為,它不僅關乎孩子的內心世界,也影響著他們與外界的互動。
若能在六歲前培養良好的情緒認知,將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有莫大的助益。
研究顯示,情緒認知能力與兒童的社會行為、同儕關係,以及學業成績有著密切的關係。
透過情緒認知,孩子可以更有效地處理人際衝突,同時也能與他人建立更和諧的關係。
此外,情緒認知還能夠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壓力,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與學業成績。
理解情緒是六歲前兒童發展的重要課題。
孩子們透過對情緒的理解,不僅能建立良好的自我認知,也能更有效地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
學齡前的兒童處於快速學習與模仿的階段,他們的觀察力非常強。
在這個時期,培養他們的觀察力,能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學習與環境互動的方式。
研究顯示,幼兒的觀察力與情緒理解能力與他們的社會適應性、學習能力與創造力有著密切的關係。
所以,培養孩子觀察與理解情緒的能力,確實是六歲前重要的發展課題。
同理心是指一種能理解並感同身受他人情緒的能力,它是社會交往的基礎。
若是幼兒從小沒有培養同理心,將可能在社交、學習、甚至職場上遭遇困難。
學術研究顯示,同理心的缺乏可能導致孩子在人際互動中出現困擾,比如與同儕關係疏離,甚至產生欺凌行為。
而在學習方面,缺乏同理心的孩子可能難以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情緒與動機,影響他們的閱讀理解與學習效果。
此外,缺乏同理心的人在職場上也可能遭遇困難,例如困難的團隊合作,以及難以建立長期的客戶關係。
因此,幼兒從小培養同理心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Casey, B. J., et al. (2005). Imaging the developing brain: 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cognitive development?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Saarni, C. (1999).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Competence. Guilford Press.
Denham, S. A., et al. (2003). Preschool Emotional Competence: Pathway to Social Competence? Child Development
Trentacosta, C. J., & Izard, C. E. (2007). Kindergarten children’s emotion competence as a predictor of their academic competence in first grade. Emotion
Odom, S. L., et al. (2004). Preschool inclusion: What we know and where we go from here.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Eisenberg, N., et al. (2006).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Early Adulthood: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O'Brien, B. A., et al. (2011). Empathy and Social Comprehension in Preschoolers with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Goleman, D. (1998). 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 Bantam Books.